<nav id="p5dp0"></nav>
          1. Banner
            首頁 > 新聞動態 > 內容
            圓形鍛造件預鍛設計的原則
            - 2022-07-16-

              本文我們簡析下圓形鍛造件的預鍛設計原則,具體參考如下:

              1、對于此類鍛件,應嚴格控制預鍛各部分的體積分布,以使多余金屬在模腔中合理流動,并避免多余金屬的折疊和回流等缺陷。如果終鍛件的橫截面為圓形,則頸部鍛件的橫截面應設計為橢圓形,橢圓度應為相應終鍛件橫截面直徑的4%-5%。

              為了使預鍛易于放入終鍛模腔,預鍛的內部尺寸比終鍛大約0.5mm,外部尺寸比終鍛小0.5~1.0mm。對于從輻條到輪輞的過渡部分,雖然該部分是內部尺寸,但預鍛的尺寸比終鍛的尺寸小0.5~2mm。當輻條較薄且輻條與輪輞之間的厚度差高過一倍時,應格外注意這一原則,以防范裂紋和折疊缺陷。對于需要設計預鍛件的沖壓連接鍛件,當預鍛件的較大連接厚度為終鍛造件的1.5~2倍,即spre=(1.5~2)sfinal時,連接圓角半徑為5~30mm,可根據較大連接厚度獲得。

              2、輻條厚度尺寸:預鍛和終鍛尺寸相等或稍小,差值一般為0.5~1mm。

              3、輪轂零件:預鍛輪轂的體積比終鍛造輪轂的體積大1%-6%。如果輻條又薄又寬,則設計應取較小值1%。

              4、高度方向:預鍛件的尺寸應比終鍛件的尺寸大2~6mm。預鍛孔深小于終鍛孔深,但范圍不應超過5~6mm。否則,在鍛造件終鍛過程中,內孔中的大量多余金屬將沿徑向流動,導致回流和折疊缺陷。如果孔徑較大,預鍛應設計為將蒙皮與倉庫連接的形式,以容納多余的流動金屬與蒙皮。通過以上特征設計要點,我們可以應用“基于鍛造特征的預鍛設計”來合理設計從動齒輪的預鍛。

            圓形鍛造件預鍛設計的原則


            日本极品少妇的粉嫩小泬图片
                <nav id="p5dp0"></nav>